芯车无限:RISC-V架构下的汽车芯片自主突围
一、政策东风:中国加速RISC-V全国落地
根据路透社最新消息,中国计划首次发布指导意见,鼓励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开源RISC-V芯片,通过开源的指令集架构突破西方技术的依赖。 有关推动 RISC-V芯片使用的政策指导最早可能于本月发布,该标准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技部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八个政府机构联合起草。
RISC-V是一种基于精简指令集原则的开源指令集架构,它旨在提供一种简洁、高效且可扩展的指令集,为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RISC-V:从学术创新到产业革命
1、RISC-V起源
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解决ARM和X86的封闭与授权成本问题,推出开源指令集RISC-V;
2015年,成立国际RISC-V基金会,组织推动RISC-V的标准完善和应用落地。吸引了众多知名企业和机构的加入,包括英伟达、谷歌、阿里巴巴、华为等;
2022年,RISC-V芯片出货量突破100亿颗。
2、RISC-V优势
架构先进:RISC-V的指令集架构十分简洁,指令数量少,易于硬件的实现,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功耗;
开源免费:研发人员可以基于RISC-V进行各种创新性的处理器架构研究和实验,无需授权费用,极大降低了芯片设计门槛;
可定制化:RISC-V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开发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添加不同的扩展模块,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性能、功能和成本要求。
3、RISC-V应用场景
RISC-V架构先进,使其在物联网(IoT)、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根据RISC-V国际基金会的预测,预计到2031年,RISC-V技术预计在消费电子领域占据39%的市场份额, 在汽车电子领域达到31%的市场份额,同时在数据中心等其他领域也有望达到28%的市场份额。
三、RISC-V为何成为中国的“唯一选择”
1. 技术自主权:当前,X86架构统治着90%以上的PC及服务器市场,ARM架构垄断了移动市场,RISC-V作为一种开源指令集,无需担心技术被限制;
2. 成本优势:RISC-V技术开源,无需支付授权费用,可以降低前期芯片的开发成本,提升芯片的综合性价比优势,增强芯片市场竞争力;
3. 生态可控性:中国目前贡献了超60%的RISC-V国际标准代码,目标到2030年全球50%的RISC-V芯片将由中国企业设计;
四、芯车无限:RISC-V车规芯片的“全栈突围”
芯车无限是一家以全栈自研RISC-V内核为基础的新一代计算架构芯片设计企业,聚焦汽车电子,同时探索人工智能与工业控制场景, 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智能、高能效的芯片和解决方案。
自2023年创立以来,芯车无限坚持RISC-V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已拥有32位和64位的系列化CPU IP,可灵活扩展的NPU,开源的GPGPU。 持续推动RISC-V架构的芯片产品产业化落地。
芯车无限核心技术和团队源自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由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孵化,总部位于上海,在合肥设有研发中心。 已完成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股东由汽车电控领军企业奥易克斯和启迪之星创投等国内知名创投机构组成。
1. RISC-V CPU IP:从追风到蹑景的技术跃迁
RISC-V IP 追风(32位):一款RISC-V架构的32位处理器,支持RV32IMAFDC。 具备出色访存能力,可配置为双核锁步。面向低功耗端侧应用设计,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
RISC-V IP 蹑景(64位):一款RISC-V架构的64位处理器,支持RV64IMAFDCH。 支持高性能数据预取技术,支持虚拟化,支持配置同构多核架构。 面向高性能计算应用设计,主要应用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
2. 车规MCU布局:从研发到量产的国产化攻坚
- 智能电机控制芯片(XC32MC):32位RISC-V处理器内核,可实现磁场定向控制等先进电机控制算法。 主频72 MHz,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汽车级芯片,可为BLDC电机驱动应用提供成本高效、空间高效的解决方案。
- 动力控制芯片(XC32LS):3个独立的RISC-V处理器内核(包括锁步核),运行频率350 MHz ,功能安全达到ISO 26262/ASIL-D标准, 主要应用于汽车动力控制器以及域控制器等领域。
- 量产进展:已与国内汽车动力系统电控产品领军企业奥易克斯等汽车Tier1达成量产上车合作,计划年销量超百万颗。
五、结语
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芯车无限正凭借其全栈自研能力,在从IP到量产的垂直整合模式下,加速RISC-V汽车芯片的研发及量产应用, 为中国汽车芯片的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